【文字/周季嬋 攝影/林韋言】
芒果,對張玥騰來說很熟悉,從小看阿公和爸爸在外面吃到好吃或沒看過的品種,他們會忍不住買苗、剪一段枝條回來種種看。常見的愛文、金煌不必說,還有凱特、玉文、金興、黑香、海頓、西施、七月香、變種土芒果和台農一號,加上一些不知名的,目前張玥騰家就有多達12種芒果。張家原本主力經營從種甘蔗到煮糖、銷售的黑糖品牌「黑糖農莊」,並已小有規模,但是種甘蔗畢竟也要看天吃飯,為了分散風險,就以家裡原有的芒果園再出發,形成冬天製糖、夏天採果的農業節奏。
種芒果 忙整年
張家的芒果園位在南化區,土質以白堊土為主,有機質表土雖薄,卻含有豐富礦物,正好適合芒果喜貧脊土壤的特性。張玥騰的芒果園約八年前開始草生栽培,建立穩定草相、不使用除草劑,一年大約割四次草,不必進果園的時期,就讓草自由生長。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草生栽培比較好,但就是不想看到草站著枯死。」
愛文和金煌的採收期大約從6月中開始持續一個半月,採收期之外,一整年都有不同的工作要做。採收結束需馬上修剪枝條,接著施肥讓葉子順利成長,大約10月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巴克素抑制新葉冒出,集中養分在已長出的葉片,植株才會準備開花。隔年1月施磷肥催花,開花後噴藥殺菌除蟲確保順利結果,這時候是決定芒果收成的關鍵,沒顧好可能就沒芒果可採收。到了果實持續長大的中果期就要開始疏果,去掉壞果的同時也要取捨留果數量,如果貪心留太多果,隨著芒果成熟變重、壓斷枝條,反而會造成損失。疏果後套袋,用竹竿支撐負擔比較重的枝條,或注意植株是否太乾需要澆灌,接下來就可以等待收成。
張玥騰解釋:「種芒果是一種高自律產業,相當重視管理時機。」每個工序都要按部就班,才能收成甜美的果實。